新华社济南5月23日电题:山东商河:“科技小院”助力特点产业富农增效买球下单平台
新华社记者王志
脚下适值大蒜获利期,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白桥镇的连片蒜田庐,蒜农们正忙着采收大蒜,一袋袋鲜蒜恭候装车。
“往日施肥、浇水全凭教化,当今随着群众学田间科学处分。按照‘科技小院’给的施肥‘处方’,本年每亩大蒜增产200多斤,亩均产量达到3000斤。仅大蒜一项,亩均纯收入就有3500多元。”白桥镇南董村大蒜莳植户董孟秀说。

白桥镇大蒜莳植面积7万多亩,年产蒜薹5万吨、大蒜10万吨。几年前,白桥镇曾靠近“成长的烦扰”——长年连作导致泥土肥力着落,传统莳植形态难以冲歇业量瓶颈。
比年来,商河县通过引才聚智、用才兴业,构建多档次、全链条的东说念主才振兴生态。当地与中国农业大学、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勾通,配置9处“科技小院”,眩惑农业机械、生物肥、畜禽衍生等领域的10多位西宾以及20余名操办生扎根田间地头,鼓舞6项科技效用在商河落地鼎新。
在白桥镇大蒜教育基地,中国农业大学西宾芮玉奎率领团队建立46亩教育田,通过“泥土纠正+精确施肥+智能灌溉”集成形态,使教育田的泥土有机质含量晋升1.8个百分点,泥土板结率着落26%。
“咱们给泥土作念‘CT’,为大蒜开‘营养方’。蒜农们只需‘照方合手药’,便能已毕增产丰充。”芮玉奎手持泥土检测讲述先容,他们团队通过测定泥土氮磷含量等20余项想象,凭据农作物不同助长阶段的营养需求,为不同地块定制施肥决议,已毕“一田一策”精确处分。
商河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李晓林说:“‘科技小院’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,将东说念主才链镶嵌产业链,既破解了科研与出产‘两张皮’艰难,又为乡村培养了‘留得住、用得上’的原土着才戎行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”
同期,商河县还建立由521名科技照拂人构成的乡村振兴照拂人团队,深远农户、勾通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,开展农业科技培训、出产工夫指引等,服务公共1万余东说念主次,服务企业1000余家,加速了新品种、新工夫在农村的实践应用。
经测算,在“科技小院”和科技照拂人的双重赋能下,本年白桥镇全链条氮磷诓骗率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,农业面源稠浊裁减10%以上,大蒜亩均增产100斤,带动蒜农亩均增收约500元。

种出了好居品,深加工带来更高收益。在济南商玉宝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蒜片烘干车间,工东说念主们正在对烘干后的蒜片进行分选、装袋。
“通过‘科技小院’师生们的工夫纠正,白桥大蒜的含硫小分子化合物含量更高,抗菌消炎作用愈加权贵,在国外阛阓广受接待。”济南商玉宝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司理李孝华说,公司每年加工大蒜1.5万吨,旧年出口额达到5000多万元。
“科技不仅让大蒜增产,更让产业升值。”白桥镇党委通知庞林一说,通过科技赋能,当前全镇大蒜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,蒜薹、大蒜成品出口到40多个国度,带动8000余名农村劳能源已毕“家门口干事”,东说念主均年增收3万余元,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紧迫道路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