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安市古称庐陵,是座历史悠久、文化进展的古城,素有“金庐陵”好意思称。它位于江西省中部,赣江中游。东临抚州,南接赣南,西与湖南交壤,北与南昌、宜春毗邻。吉安市中心城区距省会南昌219公里,不仅是本省南北交通的要冲,何况是通往井冈山的自然学派,号称赣中重镇。
夏商时,吉安地域在扬州西境。西周春秋,为吴越属地,战国属楚,秦始皇时置庐陵县,西汉属豫章郡。新莽时改庐陵为桓亭县,东汉改桓亭为庐陵县,东汉初平二年(192年)庐陵升郡,改庐陵县为高昌郡,三国时属孙吴。东晋咸康八年(342年),庐陵郡太守孔伦将郡治由吉水迁今孔家湾一带,石阳县亦随迁,郡县同治所,吉装配城始于此。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庐陵郡改称吉州,改石阳县为庐陵县,治所迁今市赵公塘、青石街一带,州县同城。唐永淳元年(682年),再迁今北门街一带,之后历代均以此为城址。“吉安”之称呼始于元皇庆元年(1312年)。相传元代统治者,平息庐陵一带“骚乱”不久,刚登位的仁宋帝(爱育黎拔力八达)以为仍以吉州取名路似嫌,仅统治原吉州辖区,而不包括吉水、安福、泰和、永新四个州(1295年元贞元年已将上述四县升为州),遂取吉州和安福州各一字,改吉州路为吉安路,这既顺应其时路的统领区,又托福了统治者为求今后庐陵一带“吉泰吉祥”的愿望。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明太祖兵取江西诸路,改吉安路为吉安府,辖庐陵诸县。明、清守旧。
张开剩余43%1912年废府,1914年设庐陵说念于宜春,庐陵县改为吉安县。1916年庐陵说念迁吉安。1926年废说念,吉安县直属江西省。1932年第九行政看护专员公署设吉安,署县同治所。1942年至开脱前夜,中心城区设石阳镇,隶属吉安县第一区。1949年7月16日吉安开脱,开拓吉本分区行政看护专员公署,28日将石阳镇改为吉安市,践诺县(吉安县)、市(原吉安市,现吉州区)同城分治。1949年9月,吉本分区行政看护专员公署改称吉安专区。1953年元月朔安专区治下的吉安市改为吉安镇,隶属吉安专区。1953年12月16日经中央东说念主民政府政务院批准,复改镇为吉安市,直属专区。1958年11月市县合署办公,但保留市、县建制。1959年6月又分开。1968年吉安专区改称井冈平地区。1979年井冈平地区改称吉安地区。2000年5月朔安撤地设市,辖2区10县1市,全市总面积2.53万肤浅公里,东说念主口现约540万。
发布于:天津市